
记录一次夜跑
当 AI 成为我的创作助手:一次夜跑 vlog 的意外收获
今晚准备出门跑步的时候,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——我从来没拍过 vlog,为什么不试试记录一次夜跑呢?
说实话,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,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。毕竟我对拍摄一窍不通,什么分镜、构图、剪辑,听起来都挺专业的。但既然想到了,就试试吧。
我直接问了 AI:“帮我制定一个 30 秒夜跑短视频的拍摄脚本。“没想到,它很快就给了我一个详细的分镜提示:开场镜头怎么拍、跑步过程中需要哪些角度、结尾怎么收。甚至连每个镜头大概需要几秒钟都标得清清楚楚。
按着这个”剧本”,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 vlog 拍摄。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平时跑步我就是埋头跑,现在却要停下来拍鞋子、拍路灯、拍自己气喘吁吁的样子。虽然感觉有点傻,但意外地还挺有趣的。
跑完步回到家,我把拍好的素材导入手机,花了几分钟做了个粗剪辑——其实就是把明显不要的片段删掉,然后按时间顺序排列。接着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把这些素材丢给了剪映的 AI 成片功能。
结果真的让我刮目相看。AI 不仅帮我重新调整了镜头顺序,让整个视频的节奏感更好,还自动生成了旁白文案。那些文案还真挺走心的,什么”夜色中的每一步都是对自己的承诺”,听起来比我平时发朋友圈的文字有文采多了。连 BGM 的选择都很合适,轻快的节拍刚好配合跑步的节奏。
最终的成片效果,说实话,远超我的预期。虽然算不上专业水准,但发个朋友圈绝对够用了。
这整个过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——AI 的出现,真的把很多事情的门槛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。
以前想拍个像样的视频,你得学会用专业软件,得懂构图、剪辑、调色,还得有审美。现在呢?我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,AI 就能给出具体可执行的方案。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,它就能帮我处理技术层面的细节。
这让我想起了很多类似的场景。写文章不知道怎么开头?问 AI。做 PPT 不知道怎么排版?问 AI。甚至连做饭不知道今天吃什么,都可以让 AI 根据冰箱里的食材推荐菜谱。
AI 就像一个万能的入门导师,它不是替你完成所有工作,而是把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”第一步”变得简单起来。过去我们常说”万事开头难”,现在这个”难”被 AI 大大缓解了。
更重要的是,这种降低门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,更是心理上的。当你知道有一个可靠的”助手”随时可以指导你的时候,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会变得更足。我敢拍这次 vlog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知道 AI 能帮我解决不会的部分。
当然,我也意识到,AI 虽然降低了门槛,但真正的创意和情感表达还是得靠自己。它能教我怎么拍,但跑步时的那种畅快感,夜晚街道的那种宁静美,还是需要我自己去感受和传达。
AI 更像是一个高效的工具,它把我们从繁琐的技术细节中解放出来,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——比如思考想要表达什么,想要记录什么。
回想今晚这个小小的实验,我突然觉得,也许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节点。一个普通人想要实现某个创意想法,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容易过。这种变化,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远。
明天我打算试试用 AI 帮我规划一次周末的小旅行。毕竟,既然门槛这么低,为什么不多尝试一些有趣的事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