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偷偷拿了别人的玩具?这位妈妈的做法刷爆朋友圈
孩子拿了别人的玩具之后:一次重要的育儿时刻
昨天晚上收拾女儿的书包时,我发现了一辆精致的红色玩具车,崭新闪亮,明显不是我们家的东西。
“豆豆,这是哪来的小汽车?“我试探性地问。五岁的儿子瞬间紧张起来,支支吾吾地说:“是…是幼儿园里捡的。”
看着他闪躲的眼神,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时刻——不是批评和羞辱的时刻,而是引导孩子理解”所有权”与”诚实”的绝佳机会。
5 岁孩子的心理特点:为什么他们会拿别人的东西?
5 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。在这个年龄段,孩子对”你的”、“我的”概念还在逐渐建立中,他们往往凭借直觉行事——“我喜欢,我想要,所以我拿”,这是他们的逻辑。
从心理学角度来说,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复杂的心理原因:
- 好奇心驱使:孩子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,看到别人的玩具会忍不住想要探索和拥有。
- 表达需求的方式:有时孩子拿别人的东西,其实是在表达”我也想要这样的玩具”的愿望,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。
- 归属感的渴望:通过拿别人的东西,孩子试图获得一种”拥有感”,这满足了他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渴望。
- 测试边界:孩子天生就在测试行为的边界,他们想知道”如果我这样做会怎样?”
重要的是,在大多数情况下,孩子并没有大人意义上的”偷窃”概念。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本能去做事。
我和豆豆的对话:用共情代替指责
回到我和豆豆的故事。发现那辆小汽车后,我没有立即指责,而是这样开始了我们的对话:
“豆豆,妈妈发现了这辆很漂亮的小汽车。你能告诉妈妈它是怎么来的吗?“
豆豆有点紧张:“是在幼儿园…捡的…”
我蹲下来说:“宝贝,你知道吗,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主人,就像你的奥特曼玩具属于你一样。这辆小汽车一定也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它,现在找不到它了,会很着急的。“
豆豆(眼泪快要掉下来):“可是…可是它太好看了,我也想要…"
"妈妈理解你喜欢这辆小汽车的心情。它确实很漂亮!但是你想想,如果你的奥特曼不见了,你会什么感受?"
"会难过的"
"对呀!所以我们需要把这辆小汽车还给它的小主人。这样做叫做’诚实’和’负责任’。妈妈为你能说出真话而骄傲,这说明你是个诚实的好孩子。”
这个对话过程中,我刻意避免了”你怎么能偷别人的东西”这样的指责性语言,而是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。
处理类似情况的五步法
基于这次经历和我对儿童心理学的理解,我总结出了一套处理类似情况的完整流程,希望对所有家长有用:
第一步:营造安全的对话环境
不要在孩子刚回家或者情绪激动时处理这个问题。选择一个安静、私密的环境,确保孩子不会因为其他人在场而感到羞辱。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开始对话,让孩子知道这是一次严肃但充满爱的谈话。
第二步:倾听和理解
先问孩子发生了什么,给他们解释的机会。不要打断,不要急于纠正,先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动机。记住,理解不等于纵容,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。
第三步:共情教育
帮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。可以这样说:“如果是你最喜欢的玩具不见了,你会怎么样?“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,让他们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。
第四步:明确价值观
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”所有权”的概念:“每个东西都有它的主人,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。“同时强调诚实的重要性:“说真话可能有时候很困难,但这是勇敢和负责任的表现。“
第五步:制定修复计划
和孩子一起制定归还物品的计划。让孩子参与整个过程,比如:
- 准备道歉的话
- 选择合适的时间
- 决定以什么方式归还
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,还让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的方法。
日常生活中如何强化价值观?
处理完这件事后,我开始反思:一次事件的教育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地强化这些价值观?
建立家庭规则
我和豆豆一起制定了”家庭诚实协议”,规定遇到困难时要先和爸爸妈妈商量,而不是瞒着或撒谎。
日常强化
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每一个机会强化这些概念。比如,去超市时说”这是超市的东西,我们要付钱才能拿走”;看到路边的花朵时说”这些花是给大家欣赏的,不能随便摘”。
正面榜样
作为父母,我们自己也要成为诚实和尊重他人财产的榜样。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,他们从我们的行为中学习比从我们的话语中学习更多。
绘本和故事
选择一些关于诚实、分享、尊重他人财产的绘本和孩子一起阅读,通过故事人物的经历来强化这些价值观。
教育的真谛:用爱浇灌善良的种子
那天晚上,豆豆主动提出要第二天一早就把小汽车还给同学,并且要亲口道歉。看着他认真的小脸,我知道这次的教育是成功的。
作为父母,我们常常担心孩子犯错,但其实错误往往是最好的教育机会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处理——是选择羞辱和惩罚,还是选择理解和引导?
我选择相信,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善良的种子。我们的责任不是用严厉的话语去压制他们的天性,而是用温暖而坚定的爱去浇灌这颗种子,让它在阳光下慢慢成长。
今天早上,豆豆兴奋地告诉我,他的同学收到小汽车后很开心,他们一起玩了好一会。这让我更加确信:诚实和负责任会让他们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友谊,也会受益终身。
这就是教育的魅力——它不是一次性的说教,而是一颗种子,会在孩子心中慢慢发芽,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。